两年前的高考考得我怀疑人生,我不知道是我考砸了还是我的水平就仅限于此。那段时间陷入了一种不甘心想努力证明自己和不如就这样得过且过的矛盾心理,直到我爸偶然在公众号里看到了浙大德优项目的招生消息。在爸妈的鼓励(song yong)下,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参加了笔试和面试,很顺利的通过了考试。其实我之前没有考虑过高中毕业就出国,也没有想过会从零开始学习另外一门语言。但是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我觉得这个想法虽然看起来大胆,但这么多学长学姐都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说明此项目还是很靠谱的,也是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暂且抛却高考失利的失落感,我开始了历时两个半月左右的德语学习,在此期间也结识了一些有趣的灵魂。如果只跟自己比,这段时间是我之前从未有过的学习效率最高的一段日子。浙大教德语的老师们都很尽职尽责,各有自己的风格,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沈老师,他的知识面很广,谈吐幽默。我对很多德国风土人情和奇闻趣事也是最先从他的课上得知的。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不久,我和其他五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比勒校区。预科学校的老师们为初来乍到的我们介绍宿舍周围的环境,教我们垃圾如何分类,超市邮局在哪里等等,他们的友好和亲切大大缓解了我最初内心的慌乱。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这两个多月的速成德语还是很有效果的,老师们讲话我也能听懂个八九不离十(当然也跟他们照顾我们故意说的很慢有关),自己也能组织语言表达一些简单的想法。我们的德语老师Frau Hüls 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她担任着班主任的角色,不仅耐心解答我们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她也随时准备着帮我们解决,什么信件看不懂啦,看牙医啦,都可以向她请教,一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邮件往来。
由于对自己的极度不自信,导致我大大高估了预科的难度。如果之前我把预科考试当成了一座大山,那现在来看它其实就是一个小土丘,只要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松懈,保持着学校学习的进度,通过跨过它完全没有问题,但是稍微松懈可能还会跌倒。当然,在浙大学德语的两个多月一定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打得越牢,后面学起来就越轻松。我还记得我的成绩在德语班算是一般般,分快慢班时,差一分我就要被分到慢班,回想起当时在浙大学习时期,我觉得每天从早到晚学德语的日子很充实,感觉脑子每天都被知识塞的很满。
我高中读的是理科,因为感觉自己其实并不擅长也不是很喜欢物理化学,再加上对一些经济现象的迷之喜爱,所以预科我选了W-kurs,我们需要学习德语、英语、经济、数学四门课。
无疑德语是最难的也是我最看重的一门。听力,阅读,写作。阅读要靠平时的积累,平时单词记得多,看懂文章的几率自然就大了。写作是最简单的,因为可以像数学一样套公式,多记几个高级的句型,考场上便能信手拈来,遇到自己不确定语法对错或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句子,可以换种说法或者干脆舍弃,自由度很大。听力才是最最最难的。尤其是模考时我们考了一篇我认为很难的听力,我大概只得了一半分吧。考完我就去德语老师办公室借了本听力书,拷了听力材料,然后没事就听一篇,一定是精听,先大体听一遍,接着一句句来,然后一定要配合着回答问题,再去对照答案,看看自己到底听对了多少,如果出入太大,就反复多听几遍。由于我对听力有了足够的重视,上课一有练听力的机会我就会精神抖擞的竖起耳朵听,努力捕捉关键词。最终我的德语得了2.0,也不是特别好,但由于我没有很深厚的功底、也没多么废寝忘食的学习,所以这个成绩也算对得起自己了。
数学和经济我都得了满分,这个结果我并不意外,首先数学本来就是我们的强项,再者德国人教数学很浅显,1就是1,2就是2,考题基本上不变。但我说的只是商科的数学,数学系就另当别论了。经济完全是努力的结果,就一个字“背”,考不出就是太懒了。但背也有背的方法,要先理解了再背,机械的背对我没效果。如果还有什么方法,那就是可以整理一下笔记,比如我会把公司的几种形式和各有什么特点并排写在一张纸上,归个类,也方便记忆。
英语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比我强,我一开始就太没把它当回事儿了,最后结果果然不太理想,就不赘述了。
最终我以我们这届浙大商科最高分1.6的分数考到的德国南边的弗莱堡大学。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校区就有比我优秀很多的人,并且以后会遇到更多。但至少这个结果说明我在预科这个阶段,这个第一次离开父母这么长时间的阶段,学习和生活方面还是很积极很有想法的,并且也对别人产生了一点积极作用,也算是对自己的肯定。去年暑假,我还来浙大给17届的学弟学妹分享了学习经验和留德体会。上课我只听我觉得有用的部分,如果感觉课的进度太慢,老师讲的我都会,我也就不会浪费这个时间。要么找点别的事做,但一定是跟学习有关的事,写写作业,整理整理笔记,感觉没有学习效率或者不想学习的话,我偶尔也会休息调整一下,美其名曰:养精蓄锐。懂得张弛有度和保持高效率是我认为学习最关键的因素。
出国留学最令人担心的事就是吃饭了。因为来德国之前我基本没下过厨房,没干过什么家务,爸妈都秉持着“你只要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的想法。临上飞机前几天,我让我妈赶紧教会我番茄炒蛋的做法,总不能以后天天下馆子。后来,我很有幸认识了几个很会做菜的同学,有大神级别的。我就蹭蹭饭,一边给他们打打下手一边在旁边偷师,饭后抢着洗碗。现在我经常自恋地觉得自己厨艺还不错,偶尔也能征服一下别人的胃。德国的假期挺多的,每一次放长假的时间我都没有浪费,提前在网上看看攻略,然后选择一个城市说走就走,目前我已经把德国的主要城市和景点基本玩了一圈,又先后去了荷兰,捷克,瑞士,法国,英国,毕竟我的另一个人生目标是留学期间把欧洲想去的地方全都去个遍。
慕尼黑 圣诞节 德累斯顿
瑞士巴塞尔 少女峰
法国斯特拉斯堡 伦敦塔桥 国家美术馆
荷兰郁金香
布拉格侬墙 Europa Park
弗莱堡的Seepark
弗莱堡大学图书馆 隔壁村康斯坦茨
上了大学之后,我从一开始感觉上课节奏太慢变成了上课基本上听不懂的状态,我们的课基本上是一节Vorlesung(大课)加一节Übung(练习课)或者Tutorat(辅导课)的形式。后者主要是做题,前者就是大课。教授才不管你哪国人,语速飞快,我能听懂五成都算多的。
好在第一学期课程不多也不难,我所有的课基本全去上了,再加上平时的自学,每门课也都没低于2.0,还考出两个满分。周围的同学都很厉害,很多人都是从初中或高中就明确了来德国上大学的目标,有的同学学德语的时间少的有三年,多的有六七年,感觉自己的德语水平可能是最低的。那种高考后的挫败感又出现了一阵,并且很有可能以后会继续出现,但是相比之前的彷徨无措,我发现现在我的自信心正在一步步筑起,可能我是一个乐天派,我想:虽然同学德语比我学的久,德语基础比我好,但是我们现在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因此,我认为做好自己该做的即可。目前我已经取得了预科这个阶段性胜利,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下一场胜利指日可待。
来德国有一年半多了,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了多少知识,甚至也不是德语进步了多少,而是心态的变化。在德国生活,孤独是一门必修课,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去超市是常有的事。一开始我也很不适应,但现在慢慢习惯了,也渐渐发现了孤独的优点并为此感到欣喜:拥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平常心面对一切并享受孤独。
院校推荐
弗莱堡大学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弗莱堡大学成立于1457年,坐落在德国最优美的城市之一—弗莱堡,被誉为“黑森林的首府”,毗邻瑞士和法国。学校环境优美古朴、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及欧洲的古典风情。
弗莱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以及最著名的综合大学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所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的成员。这所综合性大学设有11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经济和行为科学院、医学院(大学医学中心)、语言学学院 、人文科学院数学和物理学院、环境和自然资源学院、生物学院 、工程学院、化学和药学院,并提供200个学位课程,拥有约2万4千名注册大学生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500名留学生,教授和教师多达7000人。
弗莱堡大学在多个专业领域名列前茅,如德语语言文学、英美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法学、经济学等。学校人杰地灵,至今已产生医学、生物、化学、物理、经济等领域10位诺贝尔奖得主。
(弗莱堡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名录,包含任教教授及学生)
弗莱堡大学教学设施先进,拥有自己的教堂和博物馆,医学院和图书馆在德国数一数二。学校的建筑,由于悠久的历史,并且也没有英国牛津历史上那样和市民的冲突,已经融入在弗莱堡城市之中。这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而大学本身,是巴登符腾堡州南部最大的雇主,城市居民百分之十都是学生。有人说,弗莱堡是个刚刚好的城市,小到可以随处遇见熟人,却有足够的娱乐。这个城市的生活充满了大学的色彩,夜晚的酒吧到处是大学生的身影。大学有很多的学生组织,甚至有自己的电台和电视台,可以通过公共渠道收听收看。
留学德国无疑首先是一种人生经历,这种经历是你一直呆在国内没法体验的。留学不仅仅是学知识学技术,也是了解、融入西方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学习之外的东西,对于留学生个人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留学生活会极大地开阔你的视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坦然面对胜利和失败的心态,并且有助于以更全面的眼光理解人性和社会,更加关心和热爱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