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洛克菲勒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编辑:wyxy8 时间:2014年05月29日 访问次数:210

最傻的父母给孩子很多钱,有能力的父母会给孩子搭建人脉网络,最聪明的父母灌输给孩子价值观和责任感。

 

1942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的孙子戴维洛克菲勒正在犹豫是否立刻报名参军,他刚刚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按照美国当时的规定,属于需要抚养家庭的III-A级,暂时不会被招募。

 

过了几天,戴维的母亲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他母亲一直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但是她逐渐注意到希特勒对美国以及欧洲文明中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很多年后,成为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的戴维洛克菲勒在回忆录中写道:毫无疑问,长期以来,母亲一直害怕的就是她与我之间的那次谈话。她非常温柔、但非常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美国必须通过战斗来保卫我们的生活方式,符合条件的男子应当应征入伍,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不应当等待被招募,那是他们的责任’——我记得她说出了这个词的时候,既柔和又郑重。我吃了一惊,并非因为她看起来好像改变了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而是因为她在告诉我现在应当去战斗,并有可能在战斗中牺牲。

 

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有5名男丁,其中4人直接或间接入伍参战,他们当中的一个参与了残酷的冲绳战役负重伤,只有内尔森因为担任美洲事务协调官而免于服兵役。

 

无论此前对于洛克菲勒家族有何印象,读到此处,谁都会感慨这个家族独到的价值观,以及坚守这种价值观的决心。战后,洛克菲勒第三代的5个男丁都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内尔森还担任了美国副总统。到今天,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历经百年、延绵第6代,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影响力,还在积极地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我想除了与这个家族富可敌国的财力以及在全球深厚的人脉关系以外,还和这个家族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也有着很大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关系。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洛克菲勒家族的孩子们年轻时手头并不宽裕。祖父在谈到慈善事业时所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给人带来伤害的最便捷途径就是给钱,而且他觉得这句话特别适合他自己的孩子们。在回忆录中,戴维这样谈到洛克菲勒家族对于财富传承的观念。1915年,戴维的父亲41岁,当时他只拥有标准石油公司25万美元的股票。当时,老洛克菲勒看着自己的儿子正挣扎着应付自己的感情问题,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肩负着超出他承受能力的责任。他当时认为把巨额财富放到孩子的身上也无济于事。

 

而到了20多年后戴维上大学期间,除了学费以外,每年的生活费是400美元。有的时候,他的确手头拮据,不得不请求父亲提前给钱,而这又给了父亲教导他的机会。例如,在1935年的一封信里他父亲这样对他说:财富越多,人越容易失去头脑,这句老话很有道理。戴维结婚的时候,他全部积蓄只有4000美元,刚够买一个订婚戒指。

 

而对于人脉关系的利用上,洛克菲勒家族也不仅仅是介绍生意那么简单,他们更看重见识与知识的提升。戴维很年轻的时候就被频频邀请去参加英国王室和使馆的舞会,并结识了后来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他在欧洲旅行的时候,一个姨妈安排他去拜访已经身患癌症的弗洛伊德;他在学校的导师是熊彼特和哈耶克,同学是萨缪尔森;甚至在他考虑毕业后职业选择的时候,邀请他共度周末并给他建议的是加拿大的总理。

 

所谓富不过三代,很多家族的衰败都是没把握好三者的关系——最傻的父母给孩子很多钱,有能力的父母会给孩子搭建人脉网络,最聪明的父母灌输给孩子价值观和责任感